蒋丽刚专栏nbsp资深配方师谈如何
文
蒋丽刚
来源
聚美丽
中国的教育和实际是脱节的。我们的老师,教的化妆品课,其知识大多数是二十年前的,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年轻化妆品工程师们,在独自摸索的道路上无人指引,走的太辛苦。作者希望通过一些经多年修炼而得到的经验,给化妆品配方工程师们一个指引,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节约独自摸索的时间,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作者按
年6月13日上午10点,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化妆品科学技术学会(CSCC)在上海新发展亚太万豪酒店成立,这是一个时代开始的标记。
由二十余位民族化妆品产业志士经数年筹划,主动发起并自发组织完成,如今终成正果。对外直接对接国际IFSCC组织,在内依托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从此名正言顺。宏观上这预示着本土化妆品产业的技术觉醒,微观上这标志着中国本土化妆品研发人员有了自己的组织。它的历史意义有,化妆品技术人员有了相互交流的官方平台,中国民族化妆品产业从此从重营销一条腿走路迈向技术营销并重发展之路,化妆品技术发展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技巧走向科学。这个平台今后势必汇集种种行业人才,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加速民族化妆品的产业振兴。
言归正传,大凡起事,必先祭旗。今天,先向我们的国外同行致敬,然后剖析他们的两个经典产品。作为化妆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一员,我希望能通过讲我的方法论,今后还会翻译和编制经典教材,帮助快速提高中国化妆品行业平均技术水准。我希望通过一些努力,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少走些弯路,把精力节省下来,从而清晰的考虑,正确的行动。很多人说中国化妆品只会COPY和山寨,其实和欧美日大企业相比,基础研究技术层面上,我们缺乏系统化,也缺乏重视,大约差了30年,在配方应用层面上,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平均水平大约差3-8年不等。我们需要承认我们仍处于学生阶段,我们还需要从模仿中学习,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赶上和超越。不能苛求中学生超过研究生,知耻而后勇,和我国黑白家电,通讯业发展走过的道路一样,我们必须同样的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