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军治军用军三方面入手,分析成吉思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808/4443995.html

成吉思汗得以在世界范围的军事舞台上导演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战争场面,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在我们看来,他所塑造的建军、治军、用军三位一体的军事科学体系,起了关键作用。他的军事思想的核心便凝结在这一军事科学体系之中。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建军达一流水平;治军使至忠至精;用军求神速无敌。这一体系及其所蕴含的军事思想,处处体现出蒙古军在那个时代是极富战斗力的,并具有超越其同时代人的先进性。这也是他军事上登峰造极,战略战术上运筹帷幄并能身经百战而所向披靡的核心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建军、治军、用军三位一体的军事科学体系。

创建一流军队的建军措施

1、聚集“那可儿”形成了最初的核心军。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死后,部众尽失,他从孤儿寡母的状况下开始建军,最初是靠接纳一批“那可儿”聚集在自己身边,初步形成雏形军队的核心力量。到后来,“那可儿”这支核心力量则是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依靠。《秘史》和《史集》中所列举和提到的成吉思汗的所有“那可儿”,原都是它的军事侍从和战士。他和“那可儿”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对“那可儿”在生活方面也十分照顾,双方关系亲密。铁木真的“那可儿”大部分都是自愿跟从他的,而且因为铁木真能诚挚相待,都愿为他卖命。

他们平时进宿卫帐庭,使铁木真身心皆安;战时则是战士,做前哨,围猎时是助手。“那可儿”中有的是谋臣,他们为铁木真出谋划策,将可行的事,助铁木真教行;不可行,谏铁木真教止。“那可儿”是铁木真逐渐壮大起来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甚至可以说是成吉思汗夺取霸业的中流砥柱。一些“那可儿”在成吉思汗夺取霸业的过程中建立赫赫战功,最后成为威震四海的统帅。如忽必来、者勒篾、哲别、速不台等“四狗”(蒙古文化含义中的“狗”,如同汉文化含义中的“龙虎”),几乎是“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的人物。如木华黎、哲速不台等都在许多战役中,战功卓越,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统帅。

2、在“那可儿”基础上,建立千户制军与怯薛军制度,形成了“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正规军队,以巩固汗权。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褚部,在即蒙古国大汗之位时,建立了军政统一的千户军和怯薛军。先实行的是军政统一的千户制军。即“复授开国有功者九十五人为千户”,以赏赐方式,分封与他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将他们任命为千夫那颜,划定其牧地范围,使其世袭管理。“其民户体统十人,谓之牌子头,自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各有长”,其民即军,军民一体。所以,“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十夫长、百夫长、千户长、万户长就是这些士兵的军政长官。

这样成吉思汗的军队由原来的氏族军队逐渐转变为千户制组编起来的常备军。千户的名号代替了氏族、部落的名号,就逐渐改变了部落分割的局面,构成了大蒙古国汗权统治下的基本封建社会组织。同时,成吉思汗又对千户制军事组织进行锁链制的军法管理形式。军法军纪的管理形式确定了封建依附关系,与当时推进蒙古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渡时期社会关系相适应的。

后来进一步扩充和巩固了怯薛制度。怯薛在蒙古语中是轮番守卫的意思。怯薛享受千户以上的待遇。宿卫的人,大汉不出征,亦不许出征,为大汉指使。这种职务是世袭的,享有各种特权,比之枢密各卫诸军,“为尤亲信者也”。成吉思汗明智地用各种特权和优厚待遇的奖励机制,把千、百户并那颜的子弟,选择到怯薛里来,把这些贵族笼络在自己的身边,他凭借这支强悍的护卫军,既保卫了自己的安全,又如同质子控制着千户、百户,足以“制轻重之势”。

3、成吉思汗根据战争发展的需要,还建立了探马刺军。探马刺军的人物原是先锋军,以后也是镇守军。这里就反应了成吉思汗的建军思想,是从战争实际需要出发建立某种军队或发挥其作用的。从探马刺军得到领导人按察儿、阔阔不花等人出身于拓跋氏、塔塔尔氏的情况可以看出,探马刺军并不要求高贵的身份,他的要求主要是勇敢,敢于冒死作战。探马刺军后来为迅速灭金立下赫赫战功。

4、吸收多元文化精华,创造了当时高新水平的一流军队。成吉思汗直至暮年仍然抱负远大,雄心勃勃,尤其是他进入中原及中亚以后,大开眼界,积极吸取邻族邻邦的各种先进的文化技术。他开发新兵种,配备新装备,研究新兵法,吸取新人才,组织新军制,致使他的军队代表了当时具有高新水平的一流新型军队,而绝不是什么纯粹野蛮人的铁骑。当时的蒙古军队的强大,除了成吉思汗的战术优越外,主要也在于成吉思汗的士兵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西征进攻花拉子模的时候,蒙古军队的武器装备由一般常规武器发展到能使用火炮、带火的箭发射器和火焰投射器等先进武器,这是他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甚至后来发展到带火箭投射器、石块投射器、火焰石油投射器等工具。由此可见,蒙古军在攻城武器方面确实处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据国内外有些学者的评价,说成吉思汗成拥有数个世界之最。如:有的说,他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炮兵团;有的说他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参谋部;还有人说他最早组建了日行数百里“箭速传骑”的快速联络通讯兵……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吸收各族文化精华分不开的。

治军思想的核心

1.成吉思汗十分重视思想舆论工作的精神威力,他利用蒙古传统的崇天观念,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治军的思想武器,培养兵将对他的忠诚。当时蒙古社会对腾格里的崇拜是人们的普遍意识。“鞑靼民族之信仰与迷信……皆承认有一主宰,与天合名之日腾格里”。“没有统一的君主就绝不会出现统一的神”。这种天的崇拜,实际是汗权统治力量加强的体现。成吉思汗曾经几次提出“忠诚得天佑护”的观点。一次他派速不台出征时说:“你虽然远离了,但是像在我身边,我们如果忠诚,上天会保佑我们的”。成吉思汗这一得天助者必须“忠诚”的说法,虽然没有否定天的存在,但是却包含着它自身否定的因素,认为单靠天命是不行的,还需要强调人的作用。同时,他还坚决执行忠君者受赏,反之则受罚或处死的原则,这类列子,不胜枚举。他言传身教,要求儿子、兄弟、族人均以忠义待人。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精神威力是巨大的,也保证了对汗的忠诚,树立了对汗的绝对权威和指挥权威。

2.严格军纪,奖罚分明,培养忠君的精兵强将。关于成吉思汗纪律严明、赏罚分明的事例多有记载。据载哪怕是将军中如有人犯了错误,成吉思汗只需派出一名下级官吏传命,就准能执行其命令而不误,“这个将领无论离汗有多远,虽统帅十万人马,犯了错误,汗只需要派一名骑兵,按规定方式处罚他,如若处以杀头,就给割下自己的头”。这种权威的形成,是与成吉思汗以忠君思想治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地治军分不开的。另外成吉思汗蒙古军军纪之严,几乎达到了法纪治军的程度。当然成吉思汗对创建蒙古帝国有汗马功劳的众臣诸将,他都根据其贡献大小分别给予应得的奖赏,也不论地位、身份。这种治军思想形成其有特色的奖励机制,对巩固与发展他的封建统治起了重大作用,造成了成吉思汗军队巨大的战斗力。

3.通过各种实践方式培养精兵良将。《蒙古秘史》第节记载了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追击敌军时,除了交代要穷追猛打以外,还对执行这一任务的具体措施、战法等,做了详细的部署。他说:“你越高山涉大河,可趁军每(们)的马匹未瘦,行粮未尽时,先要爱惜,路间不可轻易围猎。若要围猎做行粮也要斟酌着。马上的锹并匣环不许套上,如此则军每(们)不敢走马。”他还告诫速不台,在行军作战中,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dnho.com/jhspp/15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